“莫法官,我是投资管理公司的代表,我们已经在执行局门口,专程来给您送锦旗了!”接到被执行人投资管理公司负责人钱某的电话,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莫动感到有些意外。见到莫动,钱某难掩感激之情,将一面印着“公正执法不忘初心 护航企业促进发展”的鲜红锦旗送到他手中。 被执行人送来锦旗?这在执行案件中可是不常见。双方僵持不下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态度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一切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这是一起牵动两家企业发展的合同纠纷案件。法院依法判决投资管理公司向调查公司支付服务费及违约金。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人莫动第一时间联系投资管理公司负责人钱某,耐心劝说其依法履行义务。然而,电话那头的钱某却带着满腹情绪“硬刚”:“他们资料都没给全,我们后续项目根本没法推进,而且现在资料的质量谁能保证?凭什么让我们先付钱?项目卡着动不了,我们实在给不了钱!” 而另一边,调查公司也态度坚决、寸步不让:“钱不到位,资料绝不能给!这是我们的底线!”一边是“钱到账再给资料”的坚持,一边是“先给资料再付钱”的强硬,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执行工作刚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莫动仔细翻阅卷宗,分析案情,很快发现这场僵局看似是双方在赌气,实则是长期合作中积累的信任出现了裂痕,才让履行义务变成了一场“拉锯战”。 “目前投资管理公司账上资金不足以支付全部欠款,但能顺利联系上其法定代表人,说明案件还有履行的可能。强制手段固然是执行的保障,但现在企业经营都不容易,更重要的是要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莫动和团队成员反复分析后,一致决定采取“强制+调解”双管齐下的方式来破局。 莫动先是依法冻结了投资管理公司的账户,用法律的强制力给企业施加必要的压力。 随后,他再次约见钱某,推心置腹地说:“你们两家有多年的合作基础,如今闹到法院对谁都没好处。判决已经生效,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肯定要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目前你们已经被限制高消费,公司账户也被冻结,后续如果仍不履行,还可能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旦公司征信留下污点,以后贷款、投标都会受影响,这可是得不偿失啊!” 转头,莫动又找到调查公司代表,耐心疏导:“我非常理解你们的谨慎态度,但咱们换位思考下,他们项目推进不了,心里肯定也急得团团转。既然你们也愿意在对方付款后交接资料,不如这样——你们两方一起来到法院,他们付款的当天,你们同步交接资料,我全程在场监督,既能确保你们准时收到款项,也能让他们放心拿到资料,这样双方的顾虑不就都解决了?”莫动的话语真诚恳切,提出的解决方案更是兼顾了双方的核心诉求。 就这样,从一次次的电话沟通到面对面的办公室调解,从法理层面的细致分析到经营利弊的反复权衡,莫动用耐心和专业一点点消融着双方的对立情绪。最终,双方负责人共同来到执行局,在法院的见证下,投资管理公司一次性将全部执行款转入调查公司账户,调查公司也如约交付了全套项目资料。曾经剑拔弩张的两方负责人,在法院的调解室里握手言和,脸上都露出了释然的笑容。案件结了,心结也解了,那些曾被矛盾风雨侵蚀的合作信任,终在法理与情理的共同滋养下重获新生。 “莫法官,这钱我们付得踏实!现在资料齐了,公司项目能顺利推进了,心里总算敞亮了!以后我们在经营中一定会严格遵守法律规定,诚信经营!”看着钱某发自内心的感激笑容,莫动郑重地接过锦旗。当事人的肯定不仅是对执行法官辛勤工作的肯定,更是法院司法为民,助企纾困,护航企业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张一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