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驻马店市正阳县铜钟镇建安村姚北队的葡萄园里,63岁的姚中仁已经忙碌了三个小时。“下午商超要来拉货,上午必须把葡萄都剪好。”他一边麻利地修剪着葡萄枝,一边展示着手中的果实,“你看这串阳光玫瑰,颗粒饱满,色泽均匀,保证甜度达标。” 姚中仁的葡萄能在周边闯出名气,靠的正是这九年磨出来的“笨功夫”。刚起步时,他对葡萄种植一窍不通,却揣着“要种就种最好的”的倔劲,带着干粮跑遍息县、南阳市的葡萄园拜师,又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去辽宁挑苗木。“那会儿连剪枝该留几个芽都摸不清,就揣着小本子蹲在别人园里记,人家吃饭我盯着葡萄看,人家收工我还在园里转。”老姚摩挲着葡萄藤粗糙的外皮,树皮的纹路里仿佛都嵌着当年的执拗。 在种植过程中,老姚始终坚持绿色种植理念。园角堆着的羊粪像座小山,都是他挨家挨户从养羊户那收来的。“虽然羊粪有机肥成本比化肥高不少,但种出来的葡萄品质就是不一样。”说着,他随手摘下一颗葡萄,连皮放进嘴里,“看,皮薄肉厚,甜而不腻,还有独特的果香,这就是有机种植的魅力。” 经过九年的精心培育,老姚的9亩葡萄园亩产稳定在4000斤左右。每天凌晨四点,天刚蒙蒙亮,姚中仁就进园了,“剪枝要讲究角度,疏果要控制密度,套袋要把握时机。”说起种植经,老姚如数家珍,“葡萄就像自己的孩子,你得一天到晚瞅着它。哪串果子挤着了,哪片叶子挡着光了,都得操心。” 当葡萄进入硕果累累的盛产期,姚中仁的葡萄园早已成了周边居民口口相传的“宝藏地”。每到周末,慕名而来的游客便驱车穿梭在乡间小道上,一进园就钻进藤蔓缠绕的绿荫里,亲手摘下沉甸甸的果串,在欢声笑语中尽享采摘的惬意。“这葡萄甜得正合心意,果肉还脆嫩多汁,我可是这儿的‘回头客’了!”正在给满筐葡萄拍照的李女士笑着举起手机,镜头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像缀满枝头的“绿玛瑙”,格外诱人,“这么好的葡萄得分享出去,朋友圈、抖音都得安排上,让更多人尝尝这份鲜甜!”姚中仁笑着补充,阳光玫瑰的采摘期能一直延续到10月底,如今靠着线下口碑积累和线上传播推广,销路越来越通畅,“好多老顾客摘完葡萄,自己就主动帮着宣传,抖音视频一发、朋友圈一转,不少人看着就寻过来了。”他望向园里穿梭的游客和挂满枝头的果实,眼角的皱纹里都盛着丰收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期盼。 近年来,越来越多像姚中仁这样的农户,循着“特色兴农”的路径,在土地上种出了“甜蜜事业”。这一颗颗饱满的葡萄,不仅串起了农户的“钱袋子”,更串起了乡村的“新希望”,在正阳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晕染出越来越鲜亮的色彩。(通讯员:王雪)) 责任编辑|马春丽 审核|杨婉嘉 统筹|张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