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司法局到检察院 “两种蓝”一种信仰!

2025-9-2 13:28| 评论: 0

       2024年6月,吕寒冰从县司法局遴选到焦作市人民检察院,从“司法蓝”到“检察蓝”,职业身份转变了,但心中那份对法治的执着信仰却愈发清晰,如同磐石般坚定不移。
      记得第一次踏入检察院的大门时,法治的威严气息扑面而来,检徽闪耀,一切都与他曾经在电视剧里见过的场景重叠,那一刻,脑海中想象的全是自己身着检装,在法庭上据理力争的画面!但是,当他真正身处其中,才发现这里的每一位干警都像技艺精湛的多棱镜——在法庭上,他们是手持法律利剑的正义化身,精准击碎每一处漏洞、每一句谎言;在组织会务时,他们是精密运转的齿轮组,拟定方案、布置会场、座位排列、材料校对,每一个环节都严丝合缝、一丝不苟;走进社区普法,他们又变身耐心亲切的“法律讲师”,用家常话讲透法典要义……当下,我才明白:检察人的职业荣光,不仅闪耀在唇枪舌剑的法庭,更沉淀于无数个跨界破圈的日常,在多重角色的转换间,勾勒出新时代检察人的立体画像。
       初任检察官助理是“辅助者”的角色,整理卷宗、撰写初稿、协助提审,吕寒冰以为做好这些便是尽责。接触之后才知道,证据审查分析、事实脉络梳理、精准适用法律,都是他要面对的一道道难题。记得在办理一起诈骗案件时,错综复杂的案情和堆积如山的材料,让他连熬几个晚上紧盯电脑屏幕,眼睛酸涩发胀却理不出头绪,审查报告写了又改、改了又删,当初漫不经心带来的“本领恐慌”将我淹没。带教检察官看出了他的迷茫和无措,手把手教他围绕犯罪构成和上诉理由把握审查重点,通过列表的方式梳理证据材料、了解事实脉络……于是,吕寒冰翻查法条规定、检索典型案例,对照上诉人辩解,有重点地梳理案卷材料,使每一起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背后都有证据支撑。庭审中,上诉人从振振有词的辩解到支支吾吾的语焉不详,那些挑灯夜战的疲惫、反复验证的焦灼,在这一刻都化作胸腔里翻涌的炽热。
      经此一“战”,他才读懂:检察担当从不在高光时刻,是一字一句推敲打磨的文书,连标点符号的位置都要反复斟酌,只为让每一句说理都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拷问;是顶着烈日到处奔波,只为核实一份证据材料,让证据链条环环相扣坚不可摧;是把法律条文翻到卷边,在千万字的数据库里抽丝剥茧,只为找到最精准的法律适用依据。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戏剧性的转折,但正是这些细碎的坚持,才是检察人真正的勋章。
      从司法行政到检察办案,虽然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转变,但“司法为民”的“初心”始终未变。这一年,吕寒冰在一次次提审中锤炼专业素养,在一份份文书里践行法治信仰。面对当事人焦灼的目光,那颤抖的双手、泛红的眼眶,都化作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因为他深知,键盘敲下的不只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关系他人命运的关键注脚;案卷中流转的不只是证据材料,更是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
      未来的日子里,会继续以这份 “初心” 为笔,以专业能力为墨,在每一次审查、每一份文书、每一次释法中,细细描摹检察蓝的深刻内涵,让公平正义如同清晨的阳光,穿透案卷的厚度,照亮更多人的心田,也让自己在法治的接力赛中,跑出属于新时代检察人的坚定与从容。(通讯员 吕寒冰)


责任编辑|潘姝敏
初审|孟宪超
审核|杨婉嘉
统筹|张一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