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躲着就找不到我,没想到法官不仅没让我的新店开业‘难看’,还处处为我着想,这钱我必须主动还!”近日,在一家刚开业的眼镜店里,被执行人张某主动将2万元现金交到申请人李某手中。这场从“躲避执行”到“主动履行”的转变,正是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用善意文明执行书写的温暖司法答卷。 时间回到纠纷起点,李某与张某、郑州某科技公司因销售代理合同产生矛盾,法院判决科技公司需向李某退还定金5万元,张某需向李某退还定金2万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李某与科技公司达成和解,但与张某始终无法协商一致。当蒋照慧试图联系张某时,张某却成了“甩手掌柜”,不协商、不付款,甚至玩起“失联”,让案件执行一度陷入“僵局”。 为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蒋照慧依法查封张某名下一套房产。随后,蒋照慧了解到,张某有一家眼镜店将要开业,这成为了突破案件的关键线索。考虑到开业是商户经营的“黄金起点”,若贸然采取强制手段,可能对店铺经营造成影响,蒋照慧决定灵活调整执行策略。 开业当天,眼镜店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蒋照慧没穿制服,没带法警,她和书记员揣着案卷以“顾客”身份走进店里。“老板,这副眼镜有防蓝光的吗?”她边挑选镜框边观察:张某正忙着给顾客验光、调试镜片,额头上沁着汗珠,显然对这场开业寄予厚望。等到午间客流较少,蒋照慧才走到张某身边亮明身份。张某脸色骤变,搓着手略显慌乱:“我真不是故意躲……最近一直在忙着开店,钱也都投在这上面。” “我知道创业不易,所以今天没穿制服来,就是不想影响你生意。”蒋照慧的话让张某紧绷的肩膀松了些,“但是你要知道,躲解决不了问题,房产被查封,再不履行可能面临拍卖;征信留下污点以后进货、合作谁还敢相信你?”几句话既讲清了法律后果,又留足了情理空间。张某沉默片刻,抬头语气坚定:“您这么为我考虑,我不能再糊涂了!我这就想办法凑钱,今天一定把钱给李某!”随后,张某打了几通电话联络筹款,并在执行干警见证下外出筹措资金。两个小时后,张某将筹措来的2万元现金交到李某手中。“之前是我不对,耽误您这么久,对不起。”张某向李某致歉,李某目睹这个过程,表示:“只要钱能要回来就好,也特别感谢法官这么负责任的为我着想。” 从“躲着不见”到“主动还钱”,这起案件的执结,没有强制施压的对抗,只有换位思考的温情。正如蒋照慧所说:“执行不是‘硬碰硬’的较量,而是在法律框架内,既护好申请人的‘钱袋子’,也给被执行人留好‘经营路’。”未来,金水法院将继续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让司法既有守护公平的“力度”,更有贴近民心的“温度”。(张一斐 梁力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