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焦作市山阳区检察院:告别“糊涂账” 公益诉讼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规范化

2025-10-16 10:11| 评论: 0

   秋日傍晚,焦作山阳区某小区居民李先生推着电动自行车走向充电区。扫码、连接、确认——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清晰地看到了屏幕上分别列明的电费和服务费,充电区崭新的公示牌在夕阳下格外醒目。这个看似细微的变化,发生在山阳区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两个月后,困扰辖区居民多时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糊涂账终于变成了明白账

改变始于今年夏天的一次公益诉讼监督。

山阳区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部分住宅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存在不规范现象,这背后是消费者权益的隐性流失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悄然受损。检察官敏锐地意识到,此问题已非小事,它既关乎千家万户的“钱袋子”,更牵涉用电安全与市场秩序。

带着这个问题,山阳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对辖区16个小区展开随机抽查。结果令人忧心:有的小区充电桩未设价格标牌,扫码后显示电费每千瓦时0.61元/千瓦时,高于规定的居民合表电价0.568元/千瓦时;有的小区直接按分钟计费,对电费与服务费不作区分;更多的小区则完全缺失收费公示,让消费者在扫码付费时如同“盲人摸象”。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关于明码标价和执行政府定价的规定,更与2024年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通知精神相悖。

“电动自行车是群众‘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重要工具,规范其充电收费,既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导规范充电、杜绝飞线充电安全隐患的治本之策。”承办检察官道出了问题的关键。调查显示,不透明的收费机制正在削弱居民使用集中充电设施的意愿,部分居民因此铤而走险,采取飞线充电或电池入户等危险方式。

在充分取证、深入研讨的基础上,7月18日,山阳区检察院向负有监督检查职责的相关行政单位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其立即对已发现的违规收费行为依法处理,并全面排查辖区类似情况,建立长效机制。

相关行政单位收到建议后高度重视,迅速部署专项行动,组织对辖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展开拉网式排查。针对检察建议指出的问题,截至9月底已立案查处2起,责令整改14件。检察建议涉及的问题小区全部整改到位——充电区竖起了醒目的价格公示牌,手机扫码后电费、服务费分别列明,收费标准一目了然。对于部分暂未进行设备改造的小区,行政单位已责令运营方按现行标准进行公示,确保收费透明。

“现在充电心里有底了。”正在充电的李先生指着新设立的公示牌说,“电费、服务费清清楚楚,再也不用担心被多收费。”这种变化正在焦作市山阳区各个小区悄然发生。这起由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的专项整治,不仅减轻了群众充电负担,更从源头上消除了因收费不透明导致的充电安全隐患,让法律条文从纸面走进生活,在细微处彰显法治力量,在民生关切中守护公共利益。(通讯员 曹明军 张晨曦)

责任编辑|潘姝敏

初审|孟宪超

审核|杨婉嘉

统筹|张一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