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乡市城管局“铁腕治污” 以“新标准”筑工地扬尘管控“新防线”

2025-10-25 11:52| 评论: 0

 

精准助力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近日,新乡市城管局经反复调研论证,制定了全新的《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旨在通过精细化、标准化的防治措施,全面提升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水平。

领导挂帅 一线督导压实责任链条

《标准》的背后是新乡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志文对蓝天保卫战的执着与担当。自扬尘治理攻坚战打响以来,王志文局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将办公室“搬”到建筑工地一线,不顾阴雨连绵和雨后泥泞,深入一个个在建项目现场,仔细查看扬尘治理措施落实情况。“洗车池和冲洗棚要加长,要在冲洗棚出口设置带坡度的人工冲洗平台,平台外围设置U型排水槽,便于废水循环利用”,“楼层污染物要日清日结要在楼身加装防尘网,减少高层穿堂风产生的扬尘问题”,在多个房地产项目施工现场,王志文局长重点对三段式自动冲洗平台和高层穿堂风治理提出具体要求,反复强调扬尘防治“八个百分百”措施必须压实压细,验收标准务必要再严格再提升,并要求市城管局保障中心针对发现的各类问题尽快制定一套覆盖全流程的扬尘治理标准,为全市工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样本。

思想引领行动,责任激发速度。为落实王志文局长的指示要求,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谢百军马不停蹄,顶风冒雨,多次深入工地现场,督导整改进展,细抠各项抑尘环节,现场指导新标准的制定工作,指导工地分包驻场工作,叮嘱驻场人员履职尽责、紧盯整改,把车辆冲洗、黄土覆盖、湿法作业、地面清扫、垃圾清理、物料归整等每一项扬尘治理措施都落实到位,做实做细。

现场攻坚 于细微处确立新标准

“司机师傅,麻烦再过一遍,再看看溢水情况”。在一项目工地施工现场,新乡市城管局党组成员、保障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常慧就提升三段式自动冲洗平台标准,强化冲洗效果,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实验,反复测量测算,“冲洗棚出口10米处要设置排水槽,便于污水回流,车辆控水2分钟再走,防止污水外溢”,“车辆进入冲洗棚前要增设三道减速带,通过连续震动促使泥沙脱落,减少车辆带泥情况”,“考虑纯电动渣土车电路安全,原有冲洗棚上方出水口需要封堵,在下方1.2米高度内可设置三排冲洗口”……

为贯彻落实局党组关于扬尘治理的指示,高标准完成《标准》制定工作,常慧主任连续多日深入建筑工地一线,重点对冲洗设施设置、围挡喷淋系统、场地覆盖措施、楼体防尘材料、车辆冲洗流程及监控设备布局等关键环节现场实验,对比分析,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一项又一项细化措施和执行标准就这样在反复的现场攻坚中确定下来,确保了《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标准》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贴近管理实际。

反复打磨 精准覆盖施工全周期

为确保《标准》尽可能的全面、翔实、精准,自扬尘治理攻坚以来,市城管局保障中心建立“专班协调+24小时督导+人员分包+日常巡查+夜查+入驻帮扶+标杆观摩”的工地扬尘治理新模式,紧盯穿堂风、冲洗台、沉淀池等重点,通过“现场值守+巡查执法+无人机巡查+督导检查”狠抓建筑工地污染,并在问题排查与督促整改中系统分析工地扬尘治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为《标准》的制定收集翔实、客观的各类具体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细化、优化防治标准,确保新《标准》更有针对性、精准性、可操作性。

几经打磨,此次制定的《标准》覆盖施工全周期,重点针对建筑工地在开工准备、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饰装修等四个阶段扬尘治理特点,分别明确了扬尘防控易发问题和具体防治标准。其中,在制定冲洗设施标准时,充分考虑已开工工地的实际情况,兼顾营商环境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统一,对新开工工地和已开工工地分类制定了标准;在制定“穿堂风”高空浮尘防治中,经综合对比、考量后,确定对主体阶段裸露在外的门窗等洞口在上风向一侧采用2年以上使用年限、具有抑尘、阻燃效果的绿色锁边加筋十二针遮阳网进行封闭。

为加大《标准》的可复制性,市城管局保障中心在认真“定标准”的同时,积极开展“推标杆”工作,选取部分项目工地率先按照新标准整改提升,打造“样板”工地、“标杆”项目。通过推“标杆”,以点带面、以面促全,示范引领全市项目工地全都达到“标杆”要求,促进全市扬尘防治水平整体提升。

《标准》的制定,是新乡市聚焦重点领域、全力攻坚大气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举措,标志着新乡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进入了更加科学、规范、精细的新阶段。下一步,新乡市城管局将全面加强对《标准》的解读、指导和执行,以“新标准”筑牢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新防线”,通过全流程、分阶段的精准管控“铁腕治污”,确保《标准》各项要求落地生根,见到实效,为守护“新乡蓝”,贡献城管力量。(张一斐 通讯员 王俊超 路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