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慈善总会交通安全互助基金正式发布 2025年10月28日下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慈善总会(以下简称“慈善总会”)“交通安全互助基金”在航空港区正式发布。此次发布会标志着国内首只主要服务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慈善公益与科技创新的专项基金正式启航,为行业安全治理探索出一条“事前预防、科技赋能、互助共济”的新路径。 发布会由河南交通安全互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朱寿岱主持,慈善总会会长杨玉光、河南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蔡祥政、河南省物流协会及数字物流与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主任田伟、上海观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岚涛等领导与专家,以及来自各地的数十家交通运输企业代表共同出席了会议,见证了这一创新举措的落地。 聚焦行业痛点 慈善基金构筑安全“保障网” 发布会上,慈善总会杨玉光会长首先介绍了总会的工作宗旨。他强调,慈善事业是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重要力量。发起成立交通安全互助基金,正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回应交通运输行业安全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行动。 交通安全互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朱寿岱在介绍基金背景时指出,该基金是慈善总会发起成立的首只,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只主要服务于交通运输行业的慈善基金。“这并非简单的‘事后救助’,而是一次聚焦于‘事前预防’与‘能力提升’的系统性创新。”朱寿岱主任表示,基金将充分利用慈善平台的公益属性,致力于系统性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 据悉,该基金将重点在三个方面发力。资助安全设施升级,定向支持中小型运输企业及个体运输户安装与更新主动安全设备,如盲区监测、主动防御系统等,从硬件上提升车辆本质安全水平。开展安全教育普及,面向驾驶员群体,支持开展公益性安全培训、技能竞赛和应急演练,全面提升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风险救助池,探索建立行业互助救助机制,为积极参与安全提升但遭遇意外事故的会员提供慈善救助,体现行业关怀,缓解其后顾之忧。 科技硬核赋能 打造安全监管“智慧眼” 基金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将慈善资源的“柔”与科技手段的“刚”紧密结合。在基金的支持和引导下,一系列先进的科技设备将被引入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环节,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深化。 上海观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岚涛在题为《AEBS助力营运车辆安全护航》的分享中介绍,智能车载终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EBS)和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DSM)等技术的应用,能为驾驶员提供全方位的“电子协防”。这些设备能实时监测并预警疲劳驾驶、分神、前车碰撞风险等,有效纠正不良驾驶习惯。 此外,基金还将协同技术单位搭建交通运输安全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汇聚海量行车数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风险路段、时段及驾驶行为进行精准画像,为企业和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实现风险的精准预警和干预。 融合效应初显 共筑平安出行未来 河南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蔡祥政分享了河南省级救助基金自2011年设立以来的成效,累计使用基金15.57亿元,救助受害人3.33万人次,有效解决了交通事故抢救费用“燃眉之急”。他指出,交通安全互助基金的“事前预防”模式,与救助基金的“事后兜底”形成了有效互补,共同构筑起更为完善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现场,朱寿岱主任表示:“我们探索‘慈善+互助+科技’的模式,旨在发挥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作用,撬动社会资源,弥补行政监管和市场调节的不足。未来,我们将继续扩大基金规模,拓展科技应用场景,并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共同编织一张更加坚实、智能的交通运输安全防护网,为打造平安、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贡献独特力量。” 此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交通运输行业注入了一剂“安全强心针”,也为全国范围内如何利用社会力量与科技创新协同破解安全管理难题,提供了宝贵的“郑州航空港样本”。(张一斐 王彦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