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这笔钱要是追不回来,我爱人的心病就没法治了!”近日,一名申请人家属手持写有“执行利剑显神威 司法为民办实事”的锦旗,走进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紧紧握住承办人雷海娜的手反复道谢——困扰全家近两年的烦心事,终于随着这笔执行款的到位彻底消散。 年近半百的王大姐,平日里靠街头摆摊卖烧饼维持生计。每天清晨,老街还在沉睡,她就已点燃烤炉,揉面、撒料、翻面,一个个金黄酥脆的烧饼从她手中出炉,也攒下了她维持生计的积蓄。两年前,朋友老李因急事找上门,求借5万元用于生意周转,承诺两个月内归还。念及多年交情,王大姐没多犹豫,便把辛苦攒下的积蓄借给了对方。 可承诺到期后,老李却找各种借口拖延,这笔钱一拖就是大半年。王大姐多次催要无果,无奈之下只能将昔日好友诉至法院。法院依法判决老李偿还借款,可判决书生效后,老李依旧不为所动。王大姐申请强制执行后,双方虽签了执行和解协议,可老李仅还了2万多元后,就玩起了躲猫猫。 日子一天天过去,欠款追不回,生计受影响,王大姐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揉面时也总走神,最后甚至被诊断出精神抑郁。2025年3月,心力交瘁的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这笔钱,成了压在她心头的一块巨石,也成了全家的“心病”。 承办人雷海娜接手案件后,她看着卷宗里王大姐的情况说明,心里很不是滋味:“这钱是人家起早贪黑挣的血汗钱,不能让老实人受委屈!”她立刻和书记员宋亚青一起梳理案情,先试着电话联系老李,从法律后果讲到情理道义,可电话那头不是敷衍应付,就是直接挂断;两人又顺着地址找上门,可每次都吃“闭门羹”,老李更是像“人间蒸发”一样。 眼看王大姐的情绪越来越低落,雷海娜当机立断:“不能再等了,联系强制团队!”强制团队陈洪铮接到消息后,立刻和同事研究老李的行踪轨迹,根据线索多次前往老李可能出现的地点蹲守,却屡屡扑空。但他们没有放弃,终于在9月的一天夜晚,成功蹲守到老李,并将其带回执行局。 见到老李时,王大姐红着眼眶却态度坚决:“之前我信了你们一次又一次,这次必须把剩下的2万多还清,不然我要求依法拘留!”老李起初还抱侥幸心理,直到去医院做拘留前体检时,才真正慌了神。他赶紧联系妻子当场转了1.6万元,并承诺尽快还清余款。后续几天,雷海娜持续跟进,最终老李将剩余款项全部还清,该案顺利执行完毕。 一个月后,王大姐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脸上重新有了笑容。她的丈夫特意制作锦旗,代表全家来到法院,向雷海娜几人表达谢意:“现在我爱人每天能睡踏实了,出摊时脸上也有笑容了,你们真是治好了她的‘心病’!” 一面锦旗,一句感谢,是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最高认可,更是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缩影。下一步,金水法院将继续秉持高效、公正、为民的初心,以更有力的执行举措,为群众排忧解难,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加速兑现。(张一斐 王彦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