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郑州治疗期间不幸离世,我们的心都碎了。感谢法院高效、专业的调解,没让我们来回奔波,就把事情处理得明明白白!”从黑龙江专程赶来的王某夫妇,将一面锦旗送到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朴实的话语中,满是他们对法院工作的认可与感激,也为这起令人揪心的医疗纠纷,画上了一个温暖的句号。 今年1月,王某夫妇陪同孩子在郑州某医院治疗,孩子却不幸离世。尚未走出丧子之痛的他们,又因与医院在责任认定和赔偿问题上意见不一,倍感无助。在与医院多次协商未果后,他们来到郑州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医调委”)寻求帮助。市医调委组织双方进行了司法鉴定,并开展了前期调解。尽管有了鉴定意见,但在具体赔偿金额上,双方仍存在较大差距,调解一度陷入僵局。在此情况下,市医调委邀请法院提前介入,共同参与化解纠纷。 了解基本情况后,中原区法院立即启动纠纷快速响应机制。立案庭诉源治理团队的铁莹莹主动对接医患双方,围绕《民法典》相关规定,就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责任划分等关键问题,提供了精准的法律意见,为后续调解工作打下扎实的法律基础,确保调解方向正确、方案切实可行。 最终,在市医调委与法院的协同努力下,医患双方顺利达成调解协议,医院一次性向王某夫妇支付赔偿款399296元。协议签订后,法院依法进行了司法确认,赋予该协议强制执行力,为这起纠纷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 在这起纠纷的调解过程中,市医调委调解员耐心细致地疏导双方情绪、厘清事实责任。而法院则凭借专业支持,消除了双方对协议法律效力的顾虑,引导双方选择了司法确认这一“快捷通道”。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正是中原区法院与市医调委紧密协作的成果,两者通过顺畅的诉调对接与联动机制,形成了专业互补、效能叠加的解纷合力,让王某夫妇在身心俱疲之际,切实感受到了“速度快、成本低、效果实”的司法温度,由此出现了赠送锦旗的感人一幕。 此案的成功调处,是中原区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多元解纷机制的生动实践。下一步,中原区法院将继续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进一步做优、做实、做强多元解纷体系。通过与医调委等解纷力量的巩固联动、流程优化,共同将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与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与满意度。(张一斐 王彦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