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王银卫是驻马店市正阳县寒冻镇司法所工作人员,他扎根基层20年,用心用情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和睦了邻里,文明了乡风,被群众誉为“金牌调解员”。 王银卫长期在基层工作,经常与群众打交道,不仅了解群众的心声,也知道群众之间发生的矛盾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任何一件小矛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酿成大事。前段时间的一场降雨,导致正阳县寒冻镇寒冻村部分地块积水排不出去,寒冻村村民王瑞与邻居因排水问题多次发生争吵,每到雨季,两家都会打“水仗”,身心俱疲的王瑞火冒三丈地来找王银卫评理。扬言如果不解决,就去县里、省里上访。7月3日,王银卫和王瑞及邻居一起来到地头积水现场,弯腰查看排水走向,又与邻居反复沟通,从政策讲解到人情劝说,终于疏通了堵塞多年的排水沟,更解开了两家人的心结。 “王银卫处理这事,处理的很公道,很公平,不偏不倚,俺心里很服,这王银卫做事儿确实中。”正阳县寒冻镇村民王瑞说。 这场“排涝战”,也是他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化解矛盾的缩影。每次遇到需要调解的矛盾之前,他都要到现场实地察看,了解实情,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有利于调解。“在化解每一起矛盾纠纷时,咱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能够感受到咱是真心为他们办事,为他们化解矛盾,这样他才能够接受咱的调解。”正阳县寒冻镇司法所调解员王银卫说。 为了把调解工作做得更好,平时,王银卫认真学习涉农的法律常识,尤其是民法典颁布以后,他有空就抱着书本“啃”。“法律条文很枯燥,咱在调解过程中要把条文变成自己的语言,叫他们能够听得懂,这样才能便于调解。”正阳县寒冻镇司法所调解员王银卫说。寒冻镇翁岗村的孙小梅全款购买了镇上的一套住房,可就在她去装修时,遇到了麻烦。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外出,承包工程的施工方要不到工程款,要以孙小梅购买的住房做抵押,双方闹得不可开交。 “你说,谁掏几十万块钱买这一套房子住不上?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谁不跟他拼命,谁不跟他打架是吧?”正阳县寒冻镇翁岗村村民孙小梅说。 王银卫得知情况后,主动介入,和镇派出所、村镇中心的人员一起到现场了解情况,走访群众,并联系上了开发商,讲法律,讲情理,10多天,20多次的现场调解,终于做通了三方的工作,矛盾得以化解。“王银卫一共跑了十几趟,找这个人,找那个人,最后,调解了10来天,你看,这房子也装修好了,俺也住进去了,挺满意的。”正阳县寒冻镇翁岗村村民孙小梅说。农村产生矛盾最多的是地界纠纷和家庭婆媳不和,王银卫在平时工作中,注重收集这类的案例,加以分析,现场调解时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对症下药。 “调解工作抓住两个方面儿,一个是快,群众反映的事儿,要立马去干、去做,一个是细,绝不能敷衍了事,要认认真真地去干、去做。”正阳县寒冻镇司法所调解员王银卫说。王银卫说,作为一个基层人民调解员,调解不仅是解决问题,更是传递温暖与信任。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把群众事放在心上,还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要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于坚持原则。他真心地为群众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王银卫以他的爱心、耐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为群众解决了大量的、急难愁盼的纠纷、矛盾,特别是一些经济纠纷、债务纠纷、婚姻家庭,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避免了矛盾上升,他做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也是为我们寒冻镇平安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寒冻镇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正阳县寒冻镇党委书记高万柱说。 在王银卫的心里始终装着一把特殊的尺子:一头刻着法律准绳,一头系着万家灯火。他每年的调解成功率高达98%,位居全县第一,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的初心。“我觉得通过咱个人的努力,让群众之间的矛盾能够化解,村民之间能够和睦相处,这样社会就稳定了、和谐了,我认为做调解工作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正阳县寒冻镇司法所调解员王银卫说。(通讯员:马军领 李京帆 贺永明) 责任编辑|马春丽 审核|杨婉嘉 统筹|张一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