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真正让“三资”管理成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河南广播电视台平安中原门户网站 www.hntv.org.cn 时间:2024年01月30日 08:52 来源:孟州市委宣传部周萍

 

农村集体

“三资”(资金、资源、资产)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整治和规范管理对保障农民群众利益、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集体资产有多少?俺村的土地都承包给了谁?村里面的钱又都花到哪儿了?现在都公布的明明白白的,俺们心里都亮堂的很!”日前,在孟州市城伯镇岳师村,村民武孟莎笑着说,“乡亲们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

“三资”管理成效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

武孟莎说,“刚开始不了解啥是‘三资’,通过村里发的图文并茂的小册子一看就明白了,比如,俺村废弃的空心院升级改造后出租用作仓库,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闲置的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对群众有益的事儿,大家当然会举双手赞成!”

“岳师村是我镇‘三资’工作的一个示范点,为提升大家对农村‘三资’政策的知晓度,我们把宣传发动作为‘三资’清理的‘重头戏’,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知情权、监督权实实在在交到群众手里。”城伯镇党委书记赵文涛介绍说。

在核查阶段,该镇村组合作社共登记资金2304余万元、资产1454项、资源5.6万亩,共清查各类合同234份,已规范合同115份,通过“三资”清查累计增加村集体收入50万元。

为加强和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2023年以来,孟州市紧盯农村集体“三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农村集体“三资”专项管理,整合、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把准方向,同题共答,构建有效监督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同向发力,构建一体推进“严体系”

农村集体“三资”清查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事关乡村振兴,更关系着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强大的体系保障是基础。

为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孟州树牢全市“一盘棋”思想,建立一体推进、共同发力的管理体系。组织11个乡镇(街道)、274个行政村以及22家相关单位负责人,高规格、全覆盖召开全市“三资”管理工作部署会,让会议精神直抵“神经末梢”。

孟州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印发《孟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方案》,实行市级包乡、乡级包村、村级包组三级分包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领导小组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基层农村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一体推进体系。

为实现农村集体“三资”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孟州市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梳理,进一步重新修订完善出台了《农村集体资金报账流程及管理办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登记管理办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同管理办法》等规定,有力提升制度执行刚性。开展“三资”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政策法规培训300余场次。

同步共达,跑出倍道而进“加速度”

农村集体“三资”情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管理难度大,涉及范围广。怎样让“糊涂账”变“明白帐”、“沉睡资产”变“源头活水”?

对此,孟州市抓源头、出实招、动真格,以农村林木、门面房、机动地等资产资源为重点,全面摸清各村资金、资产、资源底子,通过全面查清资产价值、规格数目、投资使用情况、出租租赁对象、合同起止日期、年收入额等内容,摸清农村集体“三资”总量、结构、分布和效益情况,为农村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围绕“摸清家底,健全资产资源台账”的工作目标,在前期清查公示的基础上,进行“再查再核再公示”,做到资金账目清、资产底数清、资源分布清、主体归属清、债务债权清。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清理规范合同5266份,清查资金资产12.37亿元,274个村、1803个组全部完成固定资产对账工作,实现了摸清家底、化解矛盾、壮大集体经济三个效果,67%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20万元。

“三资”清查不仅摸清了“家底”、理清了陈年旧账、唤醒了沉睡资源,更使村集体经济由弱变强,激发了村级发展新动能。

西虢镇莫沟村利用自身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统一开发、经营和管理,对村庄资源进行行业结构优化打造,盘活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4处闲置农房窑洞菊园、杏园、桃园、皂园,以出租的形式,外租给个体经营者,签订合同确定租金标准,每年定时向村集体上交租金。该村通过打造窑洞特色民宿体验区,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00余万元,村集体年租金收入超20万元。

槐树乡后尖庄村利用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建设温室大棚12座,种植有草莓、黄瓜、上海青、花菜、菠菜等蔬菜水果,给村民提供了10余个工作岗位,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的收益,也成为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的“新引擎”。

孟州市在“三资”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全力推进保值增值。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强宅基地规范管理,持续完善激励政策,推动各类资源要素下乡。鼓励支持乡镇(街道)积极争取乡村振兴项目、移民项目等政策扶持资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23年,全市已累计使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资金3160万元,新建联农带农富农产业项目38个。

同责同督,落实贯穿始终“全监管”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不仅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也是极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

孟州市以做深做实农村集体“三资”微腐败整治为切入点,坚持问题导向,由市纪委监委、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司法局等部门组成5个督导组,聚焦村集体资源核查、资金使用、资产管理三大治理重点,定期对“三资”清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和指导,建立健全整改督办、跟踪反馈的问责机制,及时纠正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以有力有效监督,扎牢制度笼子,上下同担责、同监督,全力守住国家资产、集体财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同时,孟州市及时研判问题,对接化解难点,做到一周一通报,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按程序、按步骤、按要求有序推进。目前,全市累计梳理问题986个,整改规范到位838个。

“我们牢固树立有解思维,着力破解堵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工作的新办法、新路径、新格局,保障了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持续、高效推进。”孟州市委书记岳益民表示,将进一步建立负面清单,及时纠正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准确公开整改情况,确保整改不打折、工作不走样,真正让“三资”管理成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来源:孟州市委宣传部周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