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焦作中站区:统战情牵文旅兴,民盟墨染千峰秀

2025-10-20 09:37| 评论: 0

    秋雨初晴,千峰竞翠;层林尽染,秋意渐浓。十月的中站大地,宛如一位身着五彩锦绣的佳人,凉风含意,山川做骨、草木为衣、人文为魂,勾勒出一幅浑然天成、美轮美奂的绝美自然画卷。

    10月18日,一场以“统战情牵文旅兴,民盟墨染千峰秀”为主题的民盟艺术家中站写生暨产业振兴建言活动,如同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在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土地上悄然启幕,为中站区的文旅发展注入了一股汩汩的文化清泉,激荡起自然风光与丹青艺术的澎湃浪潮。

凝心聚力:文化引擎启新程

    据悉,此次活动由中站区委统战部、中站区文广旅局、民盟焦作市委会美术院强强联合、携手主办,宛如一场精心编排的文化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推动中站区发展的磅礴力量。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民盟文化界别的智力优势和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独特作用,以艺术为笔、文化为墨,自然为魂,泼墨书画中站区文旅融合与产业振兴的壮丽篇章。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中站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在致辞中指出,中站区宛如一座蕴藏丰富的天然文化宝库,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源远流长的人文底蕴。她说:“今天,我们选择在中站区开展写生活动,是这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吸引了我们。中站有“山水林城”交融的生态底本,更有“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业态,栗井村与栗井美术馆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实践样本。这些生动样本,为民盟书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也为我们参政议政、服务地方提供了鲜活课题。  希望各位艺术家们以“艺”为媒,绘就中站“诗与远方”,用画笔捕捉中站的山水灵秀、人文底蕴与发展活力,创作一批“有筋骨、有温度、有共鸣”的精品力作,既展现中站“颜值”,更传递中站“气质”,让艺术成为宣传中站的“最美名片”。

    民盟焦作市委会美术院常务副院长卢小刚也满怀激情地发表讲话,卢小刚说:“中站区虽小,却藏着大乾坤——这里有太行余脉的雄奇风光,北依太行、南望黄河;这里有厚重绵长的人文底蕴,从许衡文化的传承发扬到西大井 1919的工业齿轮,百年煤矿精神与千年历史文脉交相辉映。最后,卢小刚深情寄语:“希望通过各位艺术家的生化妙笔,让更多人知道中站不仅有太行山水的壮阔,有工业遗产的独特,更有烟火人间的温暖;中站更期待,通过这场“笔墨与智慧的对话”,碰撞出“文化赋能产业”的新思路。比如,如何让太行风光串联起乡村旅游,如何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发展。这些真知灼见,必将成为推动中站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随后,民盟焦作市委会副主委、焦作大学副校长林邓伟郑重宣布活动正式开始,现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如同奋进的乐章,奏响了此次文化盛宴的激昂序曲,标志着中站区在文化引领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

笔墨绘景:定格中站新风姿

    活动仪式结束后,与会者首先参观了栗井美术馆,美术馆里栩栩如生的作品不仅开启了创作者的灵感,更让大家赏心悦目。随后,书画家们宛如一群怀揣梦想的思想者,带着对中站区的无限热爱与饱满深情,各自走向附近自己精心挑选的写生地点,开启了他们的艺术创作之旅。他们或手持画笔,凝神静气地站在山水之间,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峰的雄伟轮廓和秀丽姿态;或目光深邃,沉浸在小村落的古朴韵味中,用绚丽的色彩描绘出民居的错落有致和生活的烟火气息。

    在栗井美术馆周边的山水画卷里,画家们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们仔细观察着每一片树叶的脉络、每一朵云彩的变幻,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妙地转化为画布上的灵动笔触。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在画家们的笔下,时而如奔腾的骏马,气势磅礴;时而如静卧的巨龙,沉稳厚重。那潺潺流淌的溪流,仿佛是画家们笔下的丝带,轻盈飘逸,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灵动与生机。

    焦作民盟市委会美术院的画家们与焦作市书画院的特邀画家们相互交流、切磋技艺,他们的思想在碰撞中绽放出智慧的火花,他们的艺术魅力在切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他们时而低头沉思,构思着画面的布局和色彩的搭配;时而相互点评,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他们的笔下,中站区的自然风光仿佛被赋予了灵魂,变得更加鲜活、生动,仿佛每一幅画作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中站的故事。

    “这里的山水太有韵味了,每一处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一位画家感慨地说,“我要把这些美景用画笔永远地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通过我的作品感受到中站的魅力,爱上这片美丽的土地。”在书画家的笔下,一幅幅精美的画作逐渐在画布上跃然呈现,这些画作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中站区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生动写照。

建言献策:共绘产业新蓝图

此次活动不仅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智慧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除了写生创作,书画家们还积极为中站区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围绕文旅融合、产业升级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每一位参与者都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有的画家建议,要充分利用中站区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如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举办文化体验活动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让中站区成为游客心中的旅游胜地。还有的画家提出,要加强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打造具有中站特色的文化品牌,通过举办文化艺术展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方式,提高中站区的文化软实力,让文化成为中站区发展的新引擎。

午餐午休:品味乡村慢时光

中午时分,书画家们来到栗井山居享用自助午餐。山居内,环境清幽宜人,四周绿树环绕,鸟语花香。书画家们围坐在一起,交流着写生的感受和对中站区发展的看法。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愉悦的笑容,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疲惫和压力都烟消云散。

午餐后,书画家们在栗井山居进行了简单的午休。幽静的乡村环境,干净舒适的床铺,伴随着窗外传来的阵阵鸟鸣和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他们放松身心,积蓄能量,为下午的继续写生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续写华章:展望未来新辉煌

下午15:00,书画家们再次拿起画笔,以更加饱满的创作激情,继续他们的写生之旅。书画家们穿梭在栗井的小巷里、山水间,用画笔捕捉着每一个独特的美景,用色彩描绘着中站区的美丽与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幅幅精美的画作逐渐成型,这些画作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中站区发展的生动见证。

17:30,活动在夕阳的余晖中圆满结束。书画家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美好的回忆踏上了归程。他们手中那一幅幅灵动的画作,如同一张张中站区的名片,将向世人展示中站区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潜力。

“统战情牵文旅兴,民盟墨染千峰秀”,这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此次活动的真实写照。在统一战线的凝聚下,民盟艺术家们用笔墨描绘了中站区的新貌,用智慧谋划了中站区的发展良策。他们以艺术为桥梁,连接了中站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以建言与作品为纽带,推动了中站区的产业振兴。

未来的中站区,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旅融合与产业发展的天空中熠熠生辉,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休闲胜地和投资热土。
中站,必将更加美好!(孟宪超)

 

责任编辑|潘姝敏

初审|孟宪超

审核|杨婉嘉

统筹|张一斐